平安加入 R3 联盟对国内区块链发展有哪些意义,会带来哪些影响?

2016年11月23日 | By News | Filed in: 未分类.

Source: http://www.zhihu.com/question/46741076/answer/124864205?utm_campaign=rss&utm_medium=rss&utm_source=rss&utm_content=title

第一次听说“阿三联盟”,还以为是个印度菜餐厅。

后来不断听到有牛逼的大牌银行加入R3,才知道R3联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布式账本联盟组织;最近对R3的公开信息做了一些整理,希望搞明白R3它是个什么组织,怎么来的,打算干什么(保安三问)。

先说它是怎么来。

R3联盟的成立日期是2015年9月15日,共有9家创始机构。

Barclays,巴克莱银行

BBVA,西班牙对外银行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澳洲联邦银行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贷银行

Goldman Sachs,高盛

J.P. Morgan,摩根大通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银行

State Street, 道富银行

UBS,瑞银

就算是对金融不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应该听说过其中几家大名。

其实R3背后的公司R3 CEV 2014年就已经成立。

创始人、首席执行官David Rutter有30年华尔街从业经验,曾经是电子经纪商ICAP的老大,旗下的固定收入交易平台和EBS外汇交易平台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电子化OTC交易平台。联合创始人、首席财务官Jesse Edwards曾是一个投资银行家,在投行生涯中,服务了多家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和金融技术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 Todd McDonald在渣打银行有14年工作经验。

看三位创始人的背景,都是在传统金融信息化行业折腾的老资历。R3能拉来那么多大银行加入联盟,创始人的背景和人脉是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9月29日,R3新增13家成员,一共22家。

Bank of America, 美国银行

BNY Mellon, 纽约梅隆银行

Citi,花旗银行

Commerzbank,德国商业银行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HSBC,汇丰银行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三菱UFJ金融集团

Morgan Stanley, 摩根士丹利

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大利亚国民银行

Roy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皇家银行

Skandinaviska Enskilda Banken,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

Société Générale, 法国兴业银行

Toronto-Dominion Bank,多伦多道明银行。

2015年10月28日,又增加3家,一共25家。

Mizuho Bank, 日本瑞穗实业银行

Nordea,瑞典北欧联合银行

UniCredit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

2015年11月19日,新增5家,一共30家。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Wells Fargo, 富国银行

ING,荷兰国际集团

Macquarie Group , 麦格理银行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

2015年12月17日,新增12家,共42家。

BMO Financial Group, BMO金融集团

Danske Bank, 丹麦丹斯克银行

Intesa Sanpaolo, 意大利圣保罗银行

Natixis,法国外贸银行

Nomura,野村证券

Northern Trust, 北方信托

OP Financial Group, OP金融集团

Banco Santander, 西班牙国际银行有限公司

Scotiabank,加拿大丰业银行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三井住友银行

U.S. Bancorp美国合众银行

Westpac Banking Corporation. 西太平洋银行

数据零散,个人做了不完全统计,上面42家银行的市值加起来接近25000亿美元,大约十个工商银行。

当时R3的42家银行中,有23家属于全球系统重要银行(G- SIB),也就是俗称的大到不能倒的银行。如果对比2015年的G- SIB列表可以发现,除了中国的几家宇宙大行,剩下的世界顶级银行几乎都加入了R3联盟。

fsb.org/wp-content/uplo

R3 在 2015年的合作银行大概就是42家,到了2016年,R3进一步开放,吸纳非银行金融机构。4月19日日本SBI控股,韩亚金融集团加入。5月24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宣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随后还有丰田金融服务部门等各类性质丰富的金融企业加入其中。除了金融机构,R3的合作伙伴还包括微软这样的IT巨头。

到16年9月份,已经有60多家金融机构加入R3联盟。R3公司的员工已从8人发展到80人,在旧金山、伦敦、日本、苏黎世、新加坡、首尔和悉尼都设立了办事处。

技术力量部分,R3吸引到了比特币开发者之一,迈克·赫恩(Mike Hearn)加盟,虽然迈克·赫恩对于比特币的看法与许多主流比特币开发者有差异,但这不影响他的为新的区块链技术献计献策。

巴克莱银行前首席银行架构师詹姆斯·卡莱尔(James Carlyle)被任命为R3的总工程师。R3的首席技术官理查德·根得尔·布朗(Richard Gendal Brown)是IBM公司银行创新业务的前任执行架构师。其他员工中还有大量的拥有传统金融机构和谷歌等高科技公司的从业背景。

老大们负责撑门面、拉合作,最终的成果都是要靠员工搞出来。

分布式账本技术 又有一批人要下岗

说到技术力量,就要解释一下分布式账本技术。

分布式账本和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常常混着用。区块链是从IT层面来描述:计算机代码逻辑上,区块链是一个个“区块”接成链条的形式;而分布式正本则是从财经层面来描述:这种技术能做神奇的分布记账。

现在银行用的传统账本,各家都有自己的账。银行的IT解决方案,也都是用了十几年的老项目,主要依靠单独维护的数据库之间对账维持稳定。银行通过录入原始凭证,把财务信息存在自家的服务器里。如果两家银行发生了交易,那就是双方各记录一笔,外部就是走交换、走超级网银、看合同、看票据;内部就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双方“对账”的方法确认交易,对不上了还可以查凭证——总之需要各种手段确认双方共识。

神奇的分布式账本并不储存在某家银行的服务器里,而是分布在网络中的各家银行手中,参与交易的银行共同维护账本信息,记录下达成共识的内容。当一笔交易信息提交后,区块链网络几乎在瞬间就会验证真伪,更新记录,并且留下时间戳,方便后续追踪和审计。

参考R3网站上的图片说明差异:

在分布式账本系统里,交易各方都保存着一致的总账副本。大家都用同一本总账,所以查账、转账的效率和传统金融的独立账本不可同日而语;对账、轧账的概念也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回到R3联盟,因为分布式总账是构建在多家金融机构之间,如果银行各自为战,闭门造车,会造成技术不兼容的后果;所以就需要有一个组织来制定银行业区块链技术开发的行业标准,并建立银行业的区块链组织。同时还要考虑知识产权保护结构,帮助联盟内的成员加快协作,促进产出。

R3就是想做这样的一个组织。R3最核心的职能是“内测”区块链技术,针对银行业需求,找出适合的分布式总账系统。

大银行的加入,说明它们都预见区块链技术可能会给银行业带来大变革。R3等于是一个试验场,一个观察镜。R3帮助银行们更加系统地搞研究,花经费,花时间;如果最后产生了成果,联盟成员大家都有份。

R3干了什么?

银行的需求有特殊性。它的出发点是金融公司之间的交易,必须建立在现有的经济法律框架内,既能做到一定保密性,又要满足复杂的金融监管标准。

R3 已经进行了几轮测试,比较了现存的区块链技术公司的解决方案,具体应用场景包括电子交易、商业票据签发和票据赎回等等。

大部分测试是在成员之间进行,对外披露细节较少。其中比较有名的是2016年1月20日,R3联盟的首个区块链实验。

11家银行参加了那次测试。包括巴克莱银行、BMO金融集团、瑞士信贷银行、澳大利亚联邦银行、汇丰银行、法国外贸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道明银行、UBS瑞银、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以及富国银行。

实验用一些象征性的资产测试了一个叫“以太坊”的区块链技术社区系统。以太坊也因此获得了大量媒体曝光,同一时间,以太坊生态货币“以太币”价格开始一路飙涨(见下图),随后的TheDAO众筹进一步推升以太币价格,最高涨至被黑客攻击前的1ETH兑换125元人民币,半年十二倍。

到了2016年3月,R3已经让40多家银行成员测试了五种不同的区块链基础构架,包括以太坊、Chain、 Eris Industries、 IBM 和Intel的产品。硬件环境方面则有Microsoft Azure, IBM Cloud 和 Amazon AWS 提供云平台。

实验中用到的各项技术,都有阶段式的反馈和评价,方便参与的银行评估这些技术的不同点。

测试的评分没有完全公开,但从结果来看,似乎是没有一个既有的技术能满足银行们的需求。

后来R3就开始推出自己的产品:

例如产品Corda(项目代号Concord)。Corda的白皮书在这里
static1.squarespace.com

这个版本是非技术白皮书,从定性的角度描述Corda的一些特征。

Corda同样是一套分布式账本系统,可以记录、管理、同步金融机构间的合约。它们吸取了区块链设计中的几个思路,同时排除了传统区块链技术不适合银行的特点。比如Corda并不完全公开数据,只有参与的主体可以看到其中数据细节;Corda预留了监管节点,方便监管层介入;Corda的设计可靠性高,是工业化产品而非小作坊;Corda的系统还明确了自身计算机代码规律和人间法律的关系。

《计算机代码与人间法律的冲突》这几乎是个科幻命题,但在今年的The Dao硬分叉事件后,R3一定也受到了启发。

R3首席运营官认为,2017年他们能做出商业级的应用产品。

回答R3是什么?

再回头看R3的全名R3 CEV 。

其中的C代表加密技术2.0(CRYPTO 2.0)。它要推动全球金融市场中加密技术和分布式总账智能协议的应用。

E代表交易所和交易平台。它要用创新的解决方案,来重新定义资产交易。

V代表风险投资。它关注区块链早期创业投资机会,创造下一代金融服务。

以此来看,行业协会、交易所、投资,都是它要做的事情。R3最终目标是帮助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商业化。

有了分布式账本,市场中的一部分不完全信息博弈将变成完全信息博弈。监管机构将可以根据总账进行审计。离柜市场和场内交易的边界将变得模糊。运营数据分析将会更加高效可靠。会计结算人员将会升级成新的职业。银行里的回单箱将会消失……

据2016年9月的报道,R3 CEV公司正磋商A轮融资。安永给R3预估值约2亿美元。

要我说,R3联盟的江湖地位就和1792年华尔街68号楼的那棵梧桐树差不多。

第一次听说“阿三联盟”,还以为它只是个印度菜餐厅。

来源:知乎 www.zhihu.com

作者:X先生

【知乎日报】千万用户的选择,做朋友圈里的新鲜事分享大牛。
点击下载

此问题还有 5 个回答,查看全部。
延伸阅读:
区块链技术是什么?未来可能用于哪些方面?

区块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


Comments are closed here.